最新动态

新闻创造价值,资讯创造财富

返回新闻列表>新闻动态

惊喜吧!老师们同学们,从此你又要多一门课程
时间:2017-10-29 16:26

导读:日前,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

日前,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这门课程的对于我们中小学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这门活动课程究竟是什么课程呢?与学生的课外活动课程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可以跟着小安一起来了解下!

1.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必修、跨学科实践、动态开放,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最后,《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2、它和学生的课外活动实践有什么不同?
 

它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

3.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主要是从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这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课程。

1. 考察探究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

 

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

 

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

 

4.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合贯通。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各类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

 

了解了这门课程之后,想必每个学段的学校和老师都最想知道是,究竟哪些综合实践活动适合带着学生们去做呢?

 

不必担心!《指导纲要》的附录部分中就分类型、分学段推荐了152个活动主题。是不是很意外很惊喜呢!快来收好这份“宝典”吧!

 

 

写在最后:

中国教育的优势在于基础知识扎实,但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则明显是短板。此次《指导纲要》的颁布,彰显了教育部对中小学生个人综合实践能力极大重视,体现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当然,推进综合活动实践课程,也势必会补足中国教育短板的问题。